新闻中心

位置 >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动态

科技日报专访:聚焦场景,大模型才会便宜又好用

时间:2024-05-06 17:57 浏览量:226

在当前新一轮的技术周期中,AI作为高效的生产力工具,已经与工业、商业、金融业等行业全面融合。而自ChatGPT横空出世起,人工智能产业开始迈入大模型时代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国内已有超过百余家机构或企业发布了大模型产品,2024年更是成为大模型行业化和应用场景落地的“关键之年”。


日前,人工智能应用服务提供商华胜天成董事长王维航在百度智能云GENERATE全球生态大会上指出,国内多模态大模型已经进入竞赛期,由生成式AI推动的人工智能发展进入2.0时代,各行各业拥抱AI+的时代已经到来。


王维航告诉记者,当前,人工智能已经帮助不少企业基本实现了智能感知、决策和自适应学习能力。“大模型行业化和应用落地的加速,则是从场景细节处助力企业重塑业务流程,进而快速迈入到数智商业创新的新阶段。”


虽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大模型有着强劲的需求,但有统计数据显示,在大模型落地应用中,45%的企业处于观望阶段,39%的企业处于探索可研阶段,只有16%的企业处于试点应用阶段。企业在选择大模型产品时还存有疑惑,比如AI大模型到底能在业务中应用到什么水平?与原有的系统该如何融合?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是否能拿来就用?


“目前,市场上大模型产品不少,但对于企业而言,并不是模型参数越大就越好用,其实这也考验着AI服务提供商的能力。”赛智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邓道正告诉记者,只有真正能聚焦企业业务场景的大模型产品,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生产效能,并促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。


“算力资源供给决定着大模型的开发与优化速度,应用场景落地决定着大模型的实战能力。”王维航也认为,只有让大模型与企业IT相融合,将大模型高效、平稳且低成本地引入到企业实际运作中,大模型才能加速价值变现,企业才能真正进入人工智能时代。


作为新一代基础设施,大模型本身并不直接产生价值,智能时代的未来不会仅仅是大模型本身,而将是大模型生态体系。行业人士普遍认为,在大模型之上开发出来的AI原生应用,才是赋能企业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的关键。目前,国内头部厂商基本上是以通用大模型为底座,对原有产品进行重构后,通过服务平台为企业赋能。


王维航透露,为了让大模型跟企业的业务流程高度融合,华胜天成已经尝试跟众多AI技术厂商、大模型厂商合作,加强AI底座的能力建设。“基于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,我们已围绕企业运营、产品和服务等场景构建大量AI原生应用,其中智能数据助手、智能投标大王、智能知识助手、智能营销机器人等在企业提质增效方面有显著效果。”


对于企业而言,好用且便宜的大模型才是提质增效的工具。至于如何让大模型既好用又便宜地赋能各行业,邓道正则提醒,不论是AI企业还是AI服务提供商在推动大模型应用落地时,首先应通过持续的技术研究和优化,减少大模型的复杂度和计算需求,使其更加轻便和高效;其次是应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和特点,进行定制化开发,设计符合行业需求的模型架构和算法,提高模型的实用性和效果;三是要建立开放的大模型平台,通过共享计算资源、数据和知识库,降低企业和开发者使用大模型的门槛和成本;四是要加强产业链协同,与产业链各领域企业、开发者、研究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和风险共担,共同推动大模型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。


此外,大模型行业化和应用落地,生态建设是一个绕不开的“坎”。王维航强调,AI+时代完全不同于“大平台”时代,企业会更加关注大模型原生应用带来的最佳实践,而非庞大的系统和平台。“这也意味着大模型行业化和应用落地,生态将越来越重要,也只有更多的企业智能体接入、更多的场景接入和更多的数据导入,大模型产品才会更加好用。”

版权所有©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26093号-1